在乾隆通宝的背面位置乃是比较复杂的满文,上面详细的注明价格以及钱币图片相关资讯。这一款古钱币的直径为2.5厘米,重量为3克。正面位置的乾隆通宝是以楷书撰写的,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直接读取,而在这款古币的背面穿孔左边的位置有一个“宝”字,在右边则有各个铸造钱局的名字。业内资深藏家表示,乾隆通宝大部分都是小平钱,也有一部分是当时的宝泉 、宝巩发行的大钱,数量十分稀缺。
乾隆通宝大样钱存世稍多,京局户部宝泉局所铸“双点通”者最为常见,笔者就藏有数十枚,版别大致有以下数种。版别一:“小乞正字”,最为常见(图一),面文四字结构均称,“乾”字右乞较小,制作较精,外轮郭较窄,版别较为单一,仅“宝”字右足微有长短之分;所见乾隆大样此种钱为大宗,但枚重超过6.5克的厚肉型钱(图二)较为少见。版别二:“大乞长字”,较少见,面文“乾隆”二字宽扁,“通宝”二字瘦长,制作精整,个别钱制作极精,外轮宽阔,其版别较为复杂。按钱背满文“宝”字之差异,可分为出头与不出头两类:不出头宝类有小字(图三)、大字(图四)、粗字(图五)之分,其中粗字者“宝”字贝中两横与左右竖笔均不相连;出头宝极少见,制作亦精,面文四字宽窄悬殊最大(图六)。此种钱也被称为“常平式”,其中精美者经常被个别泉友误认为是样钱、母钱。版别三:“山隆大字”,少见,“山隆大字”,少见,“隆”字从“击”不从“生”;“通”字头有平直(图七)和上翘(图八)两种,制作有粗有精,钱径明显大于上述几种。另外尚见有宝泉局“单点通”大样钱一品,面文楷书,与常见品不同,多年来仅见;背满文“出头宝”,制作精整(图九)。除宝泉局外,新疆也有多局铸行过“乾隆通宝”大样钱,如叶尔羌局(图十)和阿克苏局所铸之厚重钱,但新疆红钱初期法定重量为二钱(7.46克),和内地所出之大样钱不属于同一个范畴的问题。
内地如宝源和其它局别所铸之大样钱均极少见,根据手头资料统计也仅有一下寥寥数品。孙仲汇编著的《简明钱币辞典》中载有苏、浙二局常平式阔缘大样;《中国民间钱币藏珍》载有宝苏局常平式进呈样钱一品;孙先生所铸《钱币鉴赏》载有宝武阔缘大样一品,但钱径不足27毫米,宝苏局二品,其中一品面有刻花。《安徽钱币》1997年2期载有宝苏阔缘大样一品;1998年2期载有宝昌阔缘大样一品;《山西金融.钱币研究》1999年8期四川金堂薛玉树先生介绍宝川局乾隆大样一品。
笔者也藏有一品宝苏局阔缘大样钱(图十一),《安徽钱币》所载一枚宝苏局乾隆通宝阔缘钱与此品同版,文中称“图拓寄无锡泉家殷国清先生鉴定,确定为宝苏局乾隆通宝阔缘呈样钱”,但从所附拓图上看该钱尚不及拙藏精美。《钱币鉴赏》书中介绍的面有刻花者也与此品同版式,孙先生在书中定级为三上。
今所见“乾隆通宝”大样钱均铜质精良,制作工整,见不到翻砂铸造所产生的种种缺陷,有的钱内穿处还有修整时留下的决口,其中个别钱确有母钱、样钱之风范。再从钱文的多样性和满文的变化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此类钱是出自一个较长的时期,由不同母钱翻铸的。另外,关于此类钱的用途,也颇令人不解,既然为宫内用钱,为何广泛流落民间?笔者近几年来,就收集到乾隆大样钱近40枚,且仅为在郑州、许昌二地所得。如果说它们是大量流通制钱中的行用折二钱,但实物数量较小又不象。总之,对于大样钱的种种问题,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研究。
温馨提示:钱币收藏是一种文化传承,收藏不仅是一种兴趣,更是对文化的一种保护。热爱收藏的藏友欢迎加入钱币收藏交流,为大家提供
交流、鉴定、回收、估价服务。实时行情变化一手资讯信息!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