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通宝版别很多,而乾隆通宝背万寿无疆是一种花钱。
太后藏珍寿康宫,乾隆罕品雕祖钱。今展之品,乃为“乾隆通宝背万寿无疆”宫钱雕母。乾隆宫钱,谱有所录,分别是乾隆通宝背——天子万年、万寿无疆、福寿康宁、天下太平等数品。而这所有种类之雕母则至今未见有谱入载,亦未见有展公见。
基于此,今遣其上博,以飨泉好矣。
既有子钱,必有其母,而有其母则不可无祖,此乃唐之后翻砂铸制方孔钱之基本族谱,宫钱自然不例之外矣。本品乃本人精藏之一,极难见到之乾隆宫钱雕母。
由于此钱实为传世之品,未曾入过土,然,其脱离原主人后,曾经长期被深藏于钱罐之中,身受它钱锈染,故可见其上已小有绿锈附着,自然天成。在这里,相关故事就不讲了。
首先,此钱的手工雕刻形象,可以说是“傻子开门”,手雕工艺一眼即识。其线条笔直,笔划转角较为锐利,“口”形倒金字塔状明显。从雕工来看,属于雕母中的一种简练斩刻手法,尤其是正面笔划本身,无论锐角还是直角,基本上未做倒圆处理。这种“三角点”的笔划形态,也可以说是此钱最独特的风格和赏点。
其次,此母的材质,乃为精练黄铜,其灿灿之黄如若金色,没有五炼至少也是三炼。这种以精练黄铜做雕刻板材的情况,乃清代雕母之主要取材标准(注意,是主要而非绝对)。尤其是宫钱类,作为呈样祖钱,更当如此矣。
第三,整个钱体外廓轮边与穿廓,均经精修倒圆,尽管雕刻手法简练,然钱体做工极为精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母板材很薄,是我所见到过的雕母直径与厚度之比中,最薄的一枚。在如此薄的金属板材上,双面手工斩刻文字,且深浅掌握不深不浅,极其有度,钱工之刻钱手艺令人拍案叫绝,此乃一大赏点矣。
此钱地章之上,处理干净,未见“鱼棱脊”余铜残留。文字风格和雕刻手法上,两面有一定差别。尤其是“点”的写法和雕法,正面之“点”乃三角之形,背面之“点”乃水滴之形。可通过“寳”字和“无”字鉴别。钱文字大而遒劲,帝风彰显,赏点鲜明,别有韵味。
由于此祖貌相鲜明,一眼可识,故不需再啰嗦细述。直接鉴赏即可。只是需要最后提及的是,无论清钱雕母还是其他朝代祖钱,其时代不同,钱工之雕刻手法各异,精细修整处理程度不同,并没有特定而严格的规范标准。因此,切不可将一种或者某几种雕刻手法当成辨识古来天下雕母的标准。而鉴于雕母的手工制作特点,若要说标准,那就只能依据每一枚实物,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那种,见过几枚清钱雕母,即认为古来天下雕母不过如此的想法和做法,实为机械唯物,不可取之矣。
当然,任何雕母,均难做到雕痕化尽,也绝不是凡是字口凸起很高都是雕母,这是我的一个基本认识。只要是手工斩刻,其虽然可以处理得非常圆润和干净,但是,毕竟为手工之作,雕痕之蛛丝马迹留存,实难以避免矣。
温馨提示:钱币收藏是一种文化传承,收藏不仅是一种兴趣,更是对文化的一种保护。热爱收藏的藏友欢迎加入钱币收藏交流,为大家提供
交流、鉴定、回收、估价服务。实时行情变化一手资讯信息!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