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圆收藏不断升温,其主要原因是银圆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材质价值被人们普遍接受。因利益驱动,银圆作伪一直是古玩做假的“重灾区”。作伪技术不断改进,仿制花样不断翻新,上当受骗者屡见不鲜。接下来,爱藏网的小编将总结的辨认银圆的几个方法予以介绍。
一、锈色辨伪
银圆停止流通后,存放不当会生锈。传 世银圆锈层很薄,呈墨绿色。出土银圆一般锈层较厚,局部锈层凸起。两枚银圆锈在一起,磕开后,表面有分布不匀的白色亮点,迎光而视闪闪发光,俗称“泛银”,泛银现象是无法作伪的。陪葬出土银圆多数泛酱红色,局部有绿色锈斑。水坑银圆通体泛绿锈。真银圆的锈色是历史的烙印,很难去掉,用碱水沸煮而不退。假银圆人工做作的锈呈淡绿色,用指甲就能刮掉,用针扎在上面可直立不倒,用碱水沸煮半小时便锈色全无。假银圆的锈用鼻子闻有腥味,用舌头舔有酸味。锈色辨伪是识别银圆的关键。
二、擦痕辨伪
银圆在流通过程中,因摩擦、磕碰所致,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这些痕迹用放大镜观察,或轻或重、或长或短,布满全身,凸出部位磨损较重,凹低部位磨损较轻。假银圆的擦痕多用砂纸打磨,极不自然。凡是磨损有悖常理,痕迹分布不自然,一般多数为假银圆。晚清及民国时期的钱庄或银号有在银圆上打戳记的习惯,凡是有戳记的银圆很少见到赝品。
三、文字辨伪
真银圆不论是汉字、满文、藏文、维吾尔文或英文都流畅隽秀,清晰可辨。假银圆文字笔划软弱无力,粗细不匀,有的模糊不清。龙洋中间的满文不显或模糊不清的,一般不要购买。
四、工艺辨伪
我国真品银圆绝大多数为机制币,造币设备冲压力一般为5-6吨,银圆表面平滑如镜,图像立体感强。早期假银圆多系翻砂作伪,边道发毛,有手工锉边痕迹,内齿粗细不均,外齿宽窄不等,用放大镜观察币面有砂眼或不规则的凸凹。银圆制造,轧边为单独工序,真银圆边齿一般呈梯形状,内齿精细,大小一致,厚薄一致。假银圆非大即小,非厚即薄。
五、真银假币辨伪
近年来,银币作伪不断改进,用真银机制假币屡见不鲜。用现代新银伪造普通银圆,其边道外齿为一次冲压而成,齿口无梯形状,没有摩擦痕迹,声音略高于真币。仿制高档银圆,一般采用旧银圆熔化翻铸,并用现代科技克隆复制,做旧处理后很难辨认真伪。但这种银圆缺少“古气”擦痕极不自然,在高倍放大镜下便“原形毕露”。
温馨提示:钱币收藏是一种文化传承,收藏不仅是一种兴趣,更是对文化的一种保护。热爱收藏的藏友欢迎加入钱币收藏交流,为大家提供
交流、鉴定、回收、估价服务。实时行情变化一手资讯信息!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