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铸洪武通宝钱。洪武钱版式繁多,形制多样,大小不等,尤其背文较为繁缛,可谓琳琅满目。其计有光背、纪局名、纪地名和纪值等。
诸谱虽载入洪武钱诸多版式和形制,然因洪武钱形制、纪文、版式本身的复杂性,至今无人可敢断言诸谱所载已经囊括了历史上所有官铸各局各地之洪武通宝钱。比如,之前本人便先后两次展示过了不同锈色且真实可信的脱谱洪武通宝背十•一两双点通大钱。因此,当洪武通宝钱再出现之前完全未曾载过见过的钱品,那便在情理之中了。无非看新品种是否经得起审查,且能叫人拍案惊奇。
节日即将来临,闲暇当赏稀罕。故,今日愚便于帐中特点出一枚足可叫人拍案惊奇的洪武通宝钱,博展以飨诸位泉好。
为何拍案惊奇?展目鉴赏,惊奇之处,乃在其背。可见钱背穿上铸大写“拾”字,而非通常的小写“十”。广阅诸谱,此背“拾”字版,皆不见有载,遍搜大网,亦不见有亮相,愚虽不敢亦不能言孤,然,目前言之仅见,则不觉不妥矣。为此,就让我们来鉴赏一番,通过实物实证,看其是否真实可信。
展目此钱,辩锈识浆。可见其通体绿锈,盎然锈色分布自然,其锈皮虽薄,然却十分坚固,如铠甲着身。其露铜之处,可见泛红,乃青铜质地,铜色老熟。一句话,其自然天成之相显而易见,锈浆无疑矣。
此钱出自南方湘桂一带地域,乃罐装窖藏之品,罐出窖时为草木灰封裹,开罐之后,里面草木灰中有若干钱品,出罐后那是灰蒙蒙满身,愚猎获后,不得不用水冲洗之,乃得照片上之貌。很显然,草木灰放入钱罐中,所起作用就是防潮,由此可见当时的藏钱之人是个行家,其用心良苦亦颇得章法,这一措施降低了钱体锈蚀程度,保护了钱体的品相,当然,亦强化了此罐中藏钱之可信度。试想,罐中之品若为伪钱私铸的话,哪还用得着如此煞费苦心呢?!
复观此钱,察其铸体。可见此钱铸相精整,铸体厚重,其直径46毫米,重达35克余,是为当十大钱形制无疑。铸相显示,其方正圆矩,平坦地章,穿轮干净。字廓察之,深竣挺拔,笔划清晰,无粘无流。其中,窄缘而穿廓较为肥厚,遒劲钱体,一览可感。由此铸相审视,其很难与伪炉私铸相提并论,可以确定其乃官炉优品矣。
再赏钱文,品其书意。洪武通宝四字,楷书书体,笔划之间彰显笔锋,文字布局协调,书意端庄而遒劲,可圈可点,其书者书法功力十足可见一斑。同时,从书意上进一步察之,其也蕴含了整个洪武钱之书脉。很明显,此钱书体书意,若非官炉之作,盖难得之矣。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辨识考证,此钱具有很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很难让人疑窦顿生。而其究竟属于何种性质,为何长期不见其踪呢?由此钱的厚重铸体,精整铸相,以及其背“拾”字来看,此钱显然非通常流用之品。依据史来试铸样钱的通常情况来说,愚见以为,其正是一枚试铸样钱。其背铸大写之“拾”字,恐因其不便民众识别,亦趋繁琐,更耗铜料,故未被采用。由此,导致其铸量极为有限,遗存寥寥,偶为泉藏者获之,即如获至宝密藏之,致使史来著书立说之泉家,无缘得见矣。
当然,其背“拾”字,早在五代十国时期计有泉品铸制,后至宋代,亦有出现,故,在洪武钱上出现“拾”字,既非首创,也非不存可能。由此,此“拾”乃实也。
此发,也希望能让天下泉家知晓,有见同品,则公示一二,以便确认,为洪武泉增添新种,让其回归宗谱是也!至于你信或不信,或者说什么怎么又跑到你手上了等等幼稚之语,并无大碍。真金不怕火炼,若能有伪出之实在理由,否之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