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丹国(公元926—952年)是大辽灭亡渤海国后所建立的一个附属国家——藩国,建都于渤海国故都忽汗城(今牡丹江市宁安县),改名天福城,年号甘露,史称东辽。铸行甘露元宝通宝、天福元宝通宝、助国壮国元宝通宝钱。东丹国铸行的货币,助囯壮国元宝平钱发现较早,泉谱有录,助国壮国元宝通宝折二钱及其他种类的货币,发现较晚较少,已出版的泉谱尚未及收载。
助国通宝,红铜质小平钱。隶书对读。与“大世通宝”、“世高通宝”、“金圆世高”等琉球钱类。民国时张渭渔有藏。
助国、牡国元通宝钱,准确地说仅指助国、牡国元宝钱,发现已近二百年,因为助国、牡国通宝发现还不足二十年。它们是清末至今,争论近二百年仍未定论的钱币。对于它们的归属,钱币学界有各种推论。清李竹贤古钱币鉴定156378-47680的《古泉汇》,将二钱列为“无考品”。民国丁福保《古钱大辞典》,先将二钱列为“后晋杨光铸”,后又将二钱打入“安南钱”之列。再后来在《历代古钱图说》中又将二钱列为“无考品”。
助国钱从钱文看,有助国元宝和助国通宝两种,元宝旋读,通宝顺读;从形制看,元宝有小平、折五、折十三等,通宝仅发现小平、折三钱各一种;从材质看,有金、银、铜、铁四种材质钱。金、银贵金属铸助国钱的发现,更证明了其是官铸钱身份。
首批钱铸期应不足一年,故“正郭”初铸钱至今已很难见到,助国钱做为契丹钱一个独创品种,对五代契丹与周边国家,对后世钱币的铸造影响都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