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铢钱是中国古
铜币名。钱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
五铢钱始铸于西汉时期,汉武帝于元鼎四年 (前113年)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将铸币大权收归中央。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即由水衡都尉的属官 (钟官、辨铜、技巧三官) 负责铸钱。钟官负责铸造,辨铜负责审查铜的质量成色,技巧负责刻范。面文“五铢”二字的钱最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重如其文,被称为五铢钱。
汉武帝画像
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钱币,也是用重量作为钱币单元的钱币,在我国五千年的钱币生长史上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三国董卓、魏蜀政权、南朝北齐等都曾铸造过,而隋朝隋文帝时铸造的五铢钱,是我国最后一枚五铢钱,由此以后,五铢钱被废止。
隋代隋文帝铸造“开皇五铢”结束了汉末以来三百多年钱制庞杂局面,这也是最后一个使用五铢钱的朝代。有人辨认隋“五铢钱”五铢的“五”即“X”字左边加竖 | 为“|X”,放倒后似为“凶”字。于是有人说是隋的凶兆,预示其灭亡为时不远了。故隋朝“五铢钱”较好辨认。其实这种写法北魏也曾有过,这不过是老百姓借此诅咒隋末战乱而已。
隋五铢有独特特点,比较好辨认。边郭较宽,“五”字交笔直,五字侧近穿处有一竖划。因含铅较多,钱色发白,《新唐书》称之为“白钱”。
富大龙版隋炀帝
到隋炀帝时,正常的货币流通又遭到了破坏。隋炀帝奢侈纵欲,穷兵黩武,使隋王朝的政治经济又迅速走向瓦解。货币私铸盛行,减重严重。文帝时,十钱重四斤二两,炀帝时,千钱重二斤,后又轻至一斤,甚至出现了“剪铁鍱、裁皮、糊纸以为钱”,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隋灭亡。
如今,隋朝五铢钱走入收藏界,也引起诸多藏友的追捧。
温馨提示:钱币收藏是一种文化传承,收藏不仅是一种兴趣,更是对文化的一种保护。热爱收藏的藏友欢迎加入钱币收藏交流,为大家提供
交流、鉴定、回收、估价服务。实时行情变化一手资讯信息!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