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充五铢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东晋孝元帝太兴年间(公元318-321年),吴兴沈充所铸大孔小钱。钱文作“五朱”、“五金”,外廓隐约,钱体轻小,似为东汉“剪轮”钱式的仿铸品。钱形圆,有方孔,正面和背面都有外郭 ,外郭同文字一样高低 ,可保钱文不受磨损,钱重五铢(约3.33克),铸有篆字“五铢”二字。成色年代:公元318-321年。
东晋孝元帝时(公元317-322年),江南豪族沈充铸钱,文“五朱”,面有外郭,形制薄小,世称“沈充五铢”、“沈郎五铢”或“沈郎钱”。此钱在钱币史上颇负盛名,多曾有诗人于诗中提及。李商隐诗云:“今日春光太飘荡,谢家轻絮沈郎钱”;李贺有:“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之句;王建又有诗:“素面花开西子面,绿榆枝散沈郎钱”。这些诗句都是描写“沈郎钱”既轻又小,如榆钱、柳絮。
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 ,“罢半两钱,行五铢钱”(《汉书·武帝纪》)。汉初允许私铸 ,“钱益多而轻” ,币制混乱 。武帝元鼎四年(前113)采用桑弘羊建议,铸币权收归中央,令郡国销毁旧钱,由上林苑的钟官、辨铜令、技巧令(一说为均输)三官统一督造,故又称上林钱、三官钱。五铢钱轻重适宜,量足成色好,利于流通和长久使用 。此后至隋 700 多年间 ,各代均有铸造,但形状大小不尽相同。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废五铢 ,改铸
开元通宝,但五铢钱继续在民间流通。钱币界称该钱为“长寿钱”。
温馨提示:钱币收藏是一种文化传承,收藏不仅是一种兴趣,更是对文化的一种保护。热爱收藏的藏友欢迎加入钱币收藏交流,为大家提供
交流、鉴定、回收、估价服务。实时行情变化一手资讯信息!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