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古泉园地2018秋季钱币银锭杂项拍卖会开槌,其中一枚天启通宝折三篆书,尺寸32.0mm*2.3mm,重量9.5g,经多轮竞拍,最后以90万元成交,含佣金102万。
现场拍卖视频
这枚钱币是元末起义军徐寿辉,于元至正十八年改元天启,并铸天启通宝,泉界都称徐天启。凡大中小三类形制,分以折三、折二和小平对应。其中折三天启通宝,又有篆书和楷书两类,楷书数量稀少,寻一美品难得;篆书则更是泉界名品,乃徐天启钱试铸性质,目前仅见几品,无愧于古泉五十名珍。
天启通宝折三篆书
此对天启通宝锈色艳丽,同批所出,篆书更无需清理即露遒劲风貌,在同类数枚中亦是佼佼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徐天启与明天启区别
以皇帝年号命名的钱币称为年号钱,中国年号钱历史悠久,最早可溯源至1600多年前。据崔鸿《十六国春秋》记载,李寿于成都南郊称帝并首铸“汉兴”年号钱。年号钱成为制度始于宋代,宋代以后,历代所铸的钱都是年号钱,从元代的至元通宝、明代的洪武通宝、一直到末代皇帝宣统的“宣统通宝”等,均系“年号钱”。
清-宣统通宝
由于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宗的标志,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政权也要铸造年号钱,时间久了,就不免产生撞车现象,如元代末年的天启通宝与明代的天启通宝,在钱币知识尚不普及的时代,往往被混为一谈。
收藏家丁福保在他的《历代古钱图说》中记载:有个叫马爱林的人有一天和好友姜怡亭在路上相遇,互问所得。姜拿出一面唐镜,精美异常,而马拿出一枚“天启”钱,品相不好。姜说:“咱们交换吧!”马欣然从之。后来当马爱林得知那是一枚“徐天启”钱时,后悔莫及,说姜怡亭骗了他。
明代天启通宝背密十一两
徐天启钱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钱币,系徐寿辉迁都汉阳,改元天启期间(1358年)铸造。该币质地为紫铜,就式样有小平钱、折二钱、折三钱三种,钱文有楷书和篆书两种,由于从发行到停铸仅经历了不到一年,因此徐天启通宝比较珍稀,尤其是篆书折三天启钱为一级品;而明天启钱则版式较多,有小平钱、折二钱、折三钱、折五钱、折十钱多种,质地也为黄铜,但钱文却均为楷书。
据关汉亨先生著的《中华珍泉追踪录》记载,篆书徐天启折二钱,在他著书之前仅发现过四枚。19世纪清道光年间曾首次发现一枚篆书徐天启折二钱,后来这枚钱不知去向。“清末民国时期,先后发现三枚篆书‘天启通宝’折二钱,其中前二品尽归张叔驯收藏,后一品为罗伯昭先生所得。”2007年浙江桐乡发现了一枚篆书徐天启折二钱(有称折三钱)。2009年岁末,浙江桐乡又发现了徐寿辉铸的篆书“天启通宝”小平钱。
天启通宝折十背府
徐寿辉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同时代的人,一心颠覆元朝,不惜艰苦卓绝,为争天下,不共戴天,自身终为朱元璋所灭。不承想,时隔仅二百余年,由于昏庸与无知,朱元璋的后代却袭用了其祖先死对头的年号。
其实,最早发现徐天启钱是在明朝的皇宫。史书记载,天启年间有人从宫中司钥库翻出几枚“天启通宝”,这些天启钱大小不一,看起来年代久远,且铸造风格与本朝钱币完全不同。有司将其呈献给大臣们鉴定,不料饱读诗书的阁老大臣们竟面面相觑,最后用“天降祥瑞”给这件事作了定性,还大宴一场以示庆贺。
明代天启通宝背十一两
而司礼李永真、向若愚多了个心眼儿,事后查阅历代史籍才惊讶的发现,原来本朝“天启”年号,北魏元法僧、南梁萧庄、南诏劝丰祐、元末徐寿辉等都曾用过,这次司钥库里发现的“天启通宝”根本不是什么“天降祥瑞”,其实就是徐寿辉所铸的钱币,天启君臣之颟顸可见一斑。
钱币本身就凝聚有它所处时代的历史文化信息,存世的两类天启钱也不例外。这两类钱的楷书乍看相似,容易混淆,实则二者有明显的三点不同之处:
1、是钱文不同
最为显著的是“徐天启”的“啓”字第一笔成撇与第二笔紧连作“户”状;而“明天启”的“啓”中的“户”字第一笔是一点或一横,且不相连。
2、是形制不同
“徐天启”受了元代至正钱的影响,钱廓略细,遗元钱风韵,而“明天启”钱廓显阔,这也是明代后期制钱的特点之一。“徐天启”绝大多数为窄缘、素背,而“明天启”则为阔缘,除素背外,还有纪地、纪值、纪重等七八十种,版别十分复杂。
3、是质材不同
“徐天启”为青铜质,略呈红色;而“明天启”绝大多数为黄铜质,略呈黄色,极少呈紫色。掌握了这三点,就可以区分两种天启钱了。
温馨提示:钱币收藏是一种文化传承,收藏不仅是一种兴趣,更是对文化的一种保护。热爱收藏的藏友欢迎加入钱币收藏交流,为大家提供
交流、鉴定、回收、估价服务。实时行情变化一手资讯信息!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