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民国时期的主要流通货币是袁大头,其实除了银元以外,镍币也是在民国时期发行的,只不过发行量少,知道的人也不多,但是随着袁大头收藏价值的升高,镍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来,逐渐成为收藏界的一个新秀,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镍币。
最早的镍币样板是在光绪年间产生的,当时清政府处在特殊的时期,李鸿章制定了货币改革方案并出洋考察,委托英国的造币公司为清政府铸造了镍币样板,可是这一举措受到慈禧太后的反对,镍币发行也夭折在摇篮中。但是留下来的镍币样板却成了稀世珍宝,成为镍币的鼻祖。
民国时期,镍币又重新开始流通,但是发行量不是很大,无法和袁大头想比。1914年,国民政府发行5分镍币;到了民国24年,又发行了5分,10分,20分三种镍币;在当时,虽然已经发行镍币,但是流通数量还是很少,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直到1936年,中央银行运来第一批镍币1万元,后来又追加5万元镍币,币值分别为5分,10分,20分,从此镍币开始正式流通。
镍币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镍币面值小,发行量少,所以极具收藏价值。尤其是当初的镍币样板,更是身价徒增,很多人为了能一睹镍币样板风采,不惜重金购买,但是往往事与愿违,镍币样板已经成为中国文物,不是所有人都能亲眼目睹。除了镍币样板以外,流通过的镍币也很稀有,尤其是三十年半圆,三十一年十分,二十八年五分的镍币,存世量少,收藏价值更高。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