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的锈色由于南北地域不同,埋藏条件的差异,所以外表迥然不同。南方地下水位一般比较高,铜器处于高水份埋藏状态,这种青铜器基本没有锈色。譬如“越王剑”。“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编钟等。南方也多出所谓“水坑器”。此种铜器外表呈现灰色,锈层一般极浅。
北方铜器以“干坑”锈色最美。而且发色多种多样。但是由于地域和土壤条件不同,锈皮花样繁多。而所谓“脏坑”,可能土壤的腐蚀性较大的缘故,出土铜器朽烂者颇多。所以内行常以“山西坑”,“河南坑”、“陕坑”、“京坑”等名目区分之。
国家“文物保护法”对于青铜器的控制甚严。大件青铜器一般人可能拥有的机率不是太多。故此贴主要说及中小件青铜器。
古代青铜器按铸造工艺来分,一般为范法、失蜡法、翻沙法。范法铸造有泥范、陶范和金属范之分。范就是外模。它与内芯配合,浇铸成件。范法工艺没有拔模斜度。钱币的字口可以铸得十分精准。而翻沙法工艺,模是实样,只是由于金属收缩率的原因,此实样要比铸出产品大些。由于实样模在生产时要从沙中频繁起拔出来,所以必须要有拔模斜度。而失蜡法属于精密铸造工艺,一些镂空件就是此种工艺的产品。譬如冰鉴等。唐代的青铜镜多为范法工艺。但是并不排除其中的精细品有失蜡法工艺。到了宋代,除了少数铜器还沿用范法和失蜡法之外,绝大多数民用器物已经普遍采用了翻沙法铸造生产。
依据各个时代不同的铸造工艺特征,鉴定特定时代的青铜器。比方说战汉之前的钱币为范法铸造,而仿制品却为翻沙法工艺。翻沙法工件的表面会产生铸痕和沙眼、缺口等等。用这个方法进行观察,可以鉴别出唐代及以前的伪品青铜镜和钱币。
宋代钱币采用的是翻沙法生产。工艺简便,生产量极大。需要的铸母数量也多。正因为此,现在能发现的宋代母钱数量也有不少。宋钱均为实样模,无清代钱的雕母。实样模可能多为木质。木质祖母钱批准生产之后,被用来生产母钱。母钱均为铜质。根据生产目的不同,有铜质和铁质钱。其中生产铁质钱的铜母钱也称之为铁母或者铁范铜。宋代母钱多为实际生产时使用,所以大多数都有生产用磨痕。这是鉴定要点之一。对于没有任何生产用磨痕的所谓宋代母钱,要分外警惕之。
青铜器按出土之后的状态区分为:生坑,半生坑,熟坑等。生坑青铜器一般容易辨识,不容易辨识的是熟坑和无锈皮的铜器。简而言之,青铜器的锈皮,既有普遍性的干坑红绿色锈和水坑的灰皮锈,同时也有许多的特例和极端锈色。这都是特殊的地下埋藏条件所形成的。不过,青铜器的锈色有共性,锈色分层,脱落自然。有的晶莹如绿色宝石,有的红色闪烁灿烂。有的朴素无华似山野村姑。
青铜器伪锈的一般共性:锈层浅而且软。用刀或者椎轻挑之即可脱落。真锈则显得脆而坚硬。伪锈脱落部位有的露出铜色,有的露出浅红色。由于水银古铜锈和红色锈一般较为开门,所以现在造赝者试图仿制这两种锈色。仿制工艺也是五花八门。判断起来要特例特鉴,具体性况作具体分析,没有通用的标准。唯一不可能仿制出来的是某些真锈的矿化(结晶)特征。青铜器的矿化结晶锈层有两种,常见的结晶锈就是所谓“朱砂锈”。这种锈由于结晶性好,所以无法仿制。另外一种是在硬绿锈的厚锈部位或者器物转角处,在硬绿色的锈皮之下,会有墨绿色的结晶锈。这种墨绿色结晶锈呈现矿化的石质解理构造。一件青铜器如果出现上述这两种结晶锈,可以释疑断为真品。
硬绿锈的仿制,当前主要是铜绿粉和胶质混合物喷涂或刷涂而成。个别高档品也会出现真锈移植者。对于水银古锈和返铜(金)则采用了电镀器物底子的方法。对于磨损度则采用了滚桶式清砂机进行处理,使之棱角圆滑。而绿色锈上的红斑,有真锈移植现象,也有涂红色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