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所罗门群岛的雅浦岛,当地的人们拿猪牙当钱使.更甚者,有人把一种重达3吨巨大的凿孔雷石当钱。
这听起来有些“奇葩”,无独有偶,在中国古代也有这样的奇葩钱。那就是汉武帝刘彻拿白鹿皮做的钱。
相传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匈奴和东南、西南诸少数民族的大规模战事已开,国内各种“楼堂馆所”和基建项目也铺开了大摊子,国库捉襟见肘。这时,在长安城外上林苑里豢养的宠物白鹿繁衍得越来越多,靡费饲料,成了宫廷财政的巨大负担。
于是汉武帝宠臣张汤就出主意:把白鹿宰了,硝好,切成一尺见方的小块,再画上彩绘。这样,就做成了白鹿币。白鹿皮做成钱,这样,上林苑的白鹿数量就会得到有效控制,不再糟蹋粮草,国库也能稍微宽裕一点,一举两得。
可是汉武帝君臣千算万算,唯独漏算了“市场用不起”这一道。当时通胀现象已经出现,各地的物价普遍较低,一张白鹿皮的价格能买 100多亩最好的农田。如此“大面值钞票”拿出来发行,又有多少人有能力“接盘”,又如何能在市面上流通?没办法,只得“强买强卖”,规定诸侯朝觐必须进贡白鹿币。这就相当于,他先把白鹿币卖给诸侯,再让这些诸侯把白鹿币原物奉还,白讹人家一大笔钱。可这诸侯的数量,总归比不过上林苑中白鹿的数量多。这些白鹿币只能在皇帝和诸侯间循环打转,原本想解决的财政危机好不容易得到了稍微改善,但又出现了“鹿皮积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