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依传统的传说,中国货币的起源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在原始社会末期,它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自发地从商品界分离出来。随着交换范围的扩大,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就逐渐代替其它商品充当货币。因为金银的自然属性,如同质、可分、便于保存、体积小、价值大、能携带等,最适宜于作为货币的材料。
中国的货币文化
中国的货币,不但产生得早,而且是一种独立发展出来的货币文化。生产和交换进一步的发展,使得两种文化水平不同的社会发生接触时,文化较低的民族,就要受到文化高的民族的影响。我们只要了解古代、近代各国货币发展的历史,就可明白:各国的货币很少是独立发展出来的,而是采用了别国的制度。中国的货币文化影响了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它的光芒照耀了周围的世界。
铜钱的历史
中国的先秦时期,牲畜、兽皮、珠玉、贝、布帛及金属都充当过货币,当时金属有“三金”:黄金、白金、赤金,即金、银、铜。中国以铜铸货币始于商代后期,是世界上以铜铸币最早的国家。中国以铜块为铸币币材,一直到二十世纪初期。
铜钱在一家程度上,具备了货币的各种职能。但作为储存手段,人们还是用金银。因为铜钱和购买力和它的币材价值不符,有时候因为私铸铜钱的关系甚至低于币材的价值。也就是说铜钱的购买力要受自己数量的影响,而金银币受此影响相当小,在铜钱减重和贬值的时候,人们是不会把减重、贬值的铜钱储藏起来,因为他们晓得到将来,这种铜钱根本用不出去。于是就加快速度用这些钱,因而结果就是物价上涨,买的东西越少。这个特点使我们明白历史上的许多现象,比如董卓的小钱,最多减重约五分之一,物价上涨近万倍。梁武帝的铁钱,只有铜钱价值的十分之一,可使物价上涨几百倍,因而铜钱的自发调节作用比金银币差。
铸币的发展
最早时候,金属货币都是直接以条、块形状流通,因而每次交换时都要查成分,称重量,很不方便。随着交换的发展,富有的商人开始在金属条、块上打上自己的印记,以自己的信用来保证金属条、块的成色、重量。这就是初期铸币。当交换面扩大许多之后,铸币就开始由国家来集中铸造,并使它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额面价值。起初铸币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在中国历史上曾流行贝形、铲形、刀形和圆形钱币。先秦的刀币,是由各城邑铸造,币面多标明地名。唐、明、清的钱币都是由各州或分局分铸,钱背有州名、省名或局名。中国货币在铸造上有地方性,在流通上也有地方性。
中国货币的铸造,一向是用手工,即用范铸,难免会出现流铜、错范、传形、倒书等情况。地方铸币常用泥范,几乎范范不同。这种原始铸币方法,于私铸是十分有利的。中国古代,分解金属技术不高,交通也不方便,往往实行即山铸钱,由于矿石中所含矿物质的不同,使得各地铸币有颜色上、重量上的差异。
所有铸币经过长期流通后,由于磨损的原因都会减重,成为不足价货币这,种不足价货币在国家规定的损耗内仍可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