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版民国十五年孙中山稻穗壹圆银元鉴赏 雁山泉声 众所周知,民国十五年孙中山稻穗壹圆银元有两个版本,即: 广州版和天津版。下图左边的是广州版,右边的是天津版。两个 版别主要不同的地方,在于正面人像额头上的发际和背面壹圆的 “壹”字下部的两点,看下图略作比较,即可明白。
从这两个特征出发,可以看出,我们现在要专门介绍的这枚 银元,它属于“天津版”。(见下图)
虽说同是“天津版”,它与上面右边的那枚天津版(姑且称为 正版)有许多不同。首先,它的直径比正版大0.8毫米,厚度比正 版小0.45毫米。(重量都在26.5克—27克的区间范围内)
第三、背面10点钟处有一线流银。正版放大图片,可以 很明显看出。而它在同一相应位置,虽没有正版明显,一线 流银也能有效辨认。
这一线流银从银元钢模里带来。我们推测,两枚银元使用 的是同一钢模。这一枚应当鼓铸在前,正版鼓铸在后,因钢模 开裂,裂痕逐渐增大,故正版上的一线流银加长加粗。同时, 试铸过程中钢模不断修饰、改进,图案文字渐趋精美,最后试 样定型。两枚钱币背面的稻管由方变圆,便是明证。
再者,在试铸银币时,币模出现破裂,似乎有违常理,但 确是事实。孙浩《百年银元》第107页称长须龙“ 银币金样的 背面在七点钟位置有凸起的细纹,系币模破裂的痕迹。”此 “十五年孙中山稻穗壹圆银元 ”与孙浩所说的“ 长须龙”的 情况完全一样:都是试铸时币模出现裂痕,以致在试铸的样币 上留下了“凸起的细纹”。
第四,这枚钱币身上,我们还可以清晰看到文字上的雕痕。 这些只有当币模用来初铸时才有可能出现的雕痕,正是证明此 系初铸之币无疑。
第五、在正面的地章上、人像的脸上都可见到“蜘网纹”。 “蜘网纹”一般只能在含银量很高的情况下,出现在银锭的底 部。在银元地章上、人物的头像上出现如此细密的“蜘网纹”, 极其罕见!可知该银币材质之精良,铸工之精湛。故,我们 称之为机制银币铸造史上的奇观,应毫不为过!
综上所述,如果说那枚所谓的“正版”银元是定型样币, 那么,这一枚银元当是初铸的试样。同定型样币相比,初铸试 样的图案、文字较浅,立体感不如定型样币,所以,我们把它 称为“浅版”,定型样币则归为“深版”。无论“浅版”还是“深版”,无论“天津版”还是“广州版”,“十五年孙中山 稻穗壹圆银元 ”都十分精良,留存于世都十分稀少,《中国近 代机制银币名珍新序列》把它列为“中十珍”,该是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