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化,为乌鲁木齐的旧称。其实,乌鲁木齐最早就名为“乌鲁木齐”,意为蒙古语“优美的牧场”。后来乾隆皇帝征服回疆的准噶尔汗国叛乱后,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定名迪化,寓意“开导教化”,各族人民和谐共处之意。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4年2月1日恢复乌鲁木齐市名。迪化局自1889年到1911年,经历了光绪和宣统两个皇帝,铸期为23年,所铸银币有“光绪银圆”、“迪化光绪银圆”和“饷银银币”等五种。外围是交叉成环形的嘉禾图。与当时和稍后时期,中央政府发行的袁大头、孙小头一脉相承。说明当时的新疆服从中央政府,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也是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佐证。
迪化银元,分为民国六年(1917年)及民国七年(1918年)造两种,迪化局相继用维汉两种文字铸“壹两”银币。这种银币特点是在币面标明铸地,背面为阿拉伯图案花饰及察合台文,限本地使用,产量较少,因此市场潜力大,近年交易价格也有所攀高。
此次中正瑞阁拍卖行征集所得的一枚“迪化银元局造一两银币”,为中华民国六年所造。
钱币正面珠圈内为汉文“壹两”二字,圈内左右维文,上方为汉文“迪化银圆局造”,下方为汉文“中华民国六年”;
背面珠圈内为维吾尔文“一两,乌鲁木齐”,圈外为双麦穗图案。
由于当时的迪化局工艺落后,制币所用的老式冲压机吨位小,压力不足,造成所制银币图文浅平,局部不甚清晰,经常有边齿残缺不全、漏打等粗陋之处。无论迪化六年和七年银币都很少有全边齿,一般都是部分齿边弱打。所以藏家对迪化银币的品相要求,一般心理预期都会低一点。而此次中正瑞阁征集的这枚“迪化银元局造一两银币”无论成色还是品相都属于上等,其整体形状完整,内刻齿锯、图案清晰可见无太大磨损,银色发色自然,是具有很高市场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