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通宝钱特点有哪些 面星钱是什么样子的
全神贯注地欣赏这枚新发现面星钱的风采,从此以后,凡是洪武通宝大字双点通小平钱币,笔者都特别留意,认真观察,唯恐错过机会。可是这种大字双点通钱币实在太少了,非常难觅,更谈不上什么面星钱币。
大概是2005年这一年的某一天,一位外地人带来了几大串北宋和开元通宝古钱币兜售,其中有一小串大中通宝和洪武通宝钱币。这位外地人很固执,不管大中钱或洪武通宝都是一样价,而且价位偏高,所以少有人问津。笔者好奇地将这一小串大中、洪武钱看了一下,这些钱币几乎全是坚结的土锈,几乎没有绿锈和红锈,是干燥地区出土的钱币。
忽然,眼前一亮,一枚唯一的洪武通宝大字双点通小平钱通下土锈中露出一丁点与钱文同样的铜质颜色。笔者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一枚面星钱,不管当时的判断正确与否,立即以这位外地人的开价成交。在清除土锈后,果然是一枚洪武通宝大字双点通光背小平钱通下星钱币。不过这颗星纹不如前面那枚星纹圆浑。是钱直径23毫米,穿6.5毫米,重3.2克,品相尚好,钱文清晰,星纹醒目。这是笔者有幸收集到的第二枚洪武通宝面星钱币,从此以后再也找不到第三枚面星钱币,因为此钱存世稀少。
洪武通宝的图片是怎样的 有什么特点
《明史·食货志》曰:“(戊申、太祖)即位,颁洪武通宝钱,其制五等: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当十钱重一两,余递降至一钱止。”钱文真书,直读。当十大钱一般径4.6厘米,重34.4~37克;当一径2.45厘米,重3.4~3.6克。
洪武三年(1370)三月下令户部及各行省铸造洪武通宝钱,分为五等,当十重一两,当五五钱,余下当三、当二、当一顺减,并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并铸。洪武四年(1371)二月开始改铸大钱为小钱。到了洪武八年(1375)因推行大明宝钞而罢宝源局铸钱,第二年又罢各行省宝源局。
洪武十年(1377)五月又下令各省设宝泉局铸小钱,与钞兼行。二十二年又更改钱式,钱背加铸重量,并置各省宝源局开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