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通万国有什么历史故事 钱币艺术价值如何
南朝的陈朝钱币和北朝的周朝钱币都异常精美,钱文书法都采用一种近乎玉筯篆的字体,外缘匀窄而有内郭。北周“永通万国”钱篆法华美纯熟,被认为是东汉以来钱中之冠。应当指出,此时期的精美钱币,一般都是大钱,这也是必然的,因为只有价值大的钱币才有可能提高生产成本、精工细作,同时,官方为了防止私人盗铸,也不得不把大钱造得比一般钱币精美。
这使人联想到后来我国钱币制造工艺的落后,除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原因之外,与西方各国较多地铸造金银币,而我国在中古以后却一直铸行贱金属货币有重要联系。“永通万国”的出现,连同布泉、五行大布使北周三大美泉不仅在南北朝、乃至在我国以及世界铸币工艺史上,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钱文“永通”意永远通行,“万国”示天下万国可用。铜色青白,制作精致,轮廓俊俏,书法华美。初铸钱径约3厘米、重6克左右。后铸渐小,径减至2.5厘米左右,且夹有铅锡钱,然仍不失美泉风韵。有合背钱、厌胜钱,传世之阔缘大钱,据考为后世翻铸。
永通万国有什么鉴别方法 由钱文判断真假
永通万国应该如何鉴别。我国金属铸币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铭文书写,可以说,每一种钱币文字的字体各有特征,不同时代的铸币铭文,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根据这些特征可检验是否为同时代的钱币。另外,在注重各种钱文特点的同时,还可找出钱文的演变过程和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和特征可以作为鉴定 古钱真伪的依据。
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等金属铸币上的文字是用大篆来书写的。秦汉时期,钱文书体属小篆范畴,如半两、五铢,但已有汉隶风格,其中莽钱为悬针篆。魏晋南北朝书体复杂。唐钱钱币为八分隶书,唐代以后隶书盛行,五代十国主要为真、篆、隶三种。北宋钱币则有篆、隶、真、行、草。自南宋光宗绍熙以后至元、明、清,钱文均以楷书(真书)为主,间或篆、隶书体。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铸币钱文又有蒙、满、回、党项(西夏)等少数民族文字。
鉴定一枚钱币书体对不对,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当时的特点;第二步才看它是否符合本品种的特点。如“益化”圜钱虽为先秦大篆,但它又同时有齐文字的特征,不同于同时期其它各国之圜钱文字;发现有东周、西周的圜钱,若其钱文是小篆书写,显然是伪品无疑;秦半两在古钱中颇负盛名,其钱体厚重,铜质精良,钱文隆起而雄伟,半两的“两”字中。“人”字高耸,如发现钱文扁平者,一看便知是伪品;如见到清代宝源或宝泉局钱币中的满文书写有错误,则应考虑到宝泉、宝源二局是清代国家级的、最正规的铸钱局,满文的书写绝不会出现错误,则所见之钱币必属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