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五铢版式有哪几种 不同版式有何区别
隋五铢的版式有哪些样子。开皇十年让晋王杨广在扬州设五炉铸钱;十八年让汉王杨谅在并州(太原)设五炉铸钱。其间,杨广又借口江南民间钱少,申请在鄂州有铜矿处铸钱,杨坚又赐他十炉铸钱。再有蜀王杨秀也在益州(成都)设五炉铸钱。而这些地方所出的钱,都与标准“开皇五铢”标准不符。特别是杨广在扬州五炉所铸钱币,大部分含有锡镴,制出的钱虽然精好,大小一样,但已略有厚薄轻重,特别是钱的颜色发白,号称“白钱”,钱径2.33厘米,穿宽0.8厘米,郭厚0.13厘米,重2.5克。
从制作上看“白钱”和“开皇五铢”有几点相似的地方,如:五字旁边有直划形成内郭线,阔边,钱背更是同之一样,即内外郭都肥。所不同的是比较小样,文字笔画很细,五字曲笔,书法不像“开皇五铢”。由于诸王的乱纪,这些赐炉钱尤为不合法制,并逐渐给私铸者有了可乘之机。当时,洛阳等地私铸业其实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些人趁机私铸,他们所铸钱币较赐炉钱质量更差。
开皇仁寿之间,恶钱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了。幸亏朝廷坚守京师各关,严格置样检查,不准恶钱流入,才守住京师重地,未酿成更严重的后果。《隋书·食货志》载:“京师及诸州邸肆之上,皆令立榜,置样为准。不中样者,不入于市”。
隋五铢的由来 钱币铸造背景情况如何
隋朝(公元581年-618年)结束了西晋以来近三百年的长期分裂、混乱的时期,重新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政治制度上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并一直延续使用至清末;选拔制度上创立的科举制度,也影响了此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法律方面他制定的《开皇律》,也对此后中国的法治建设有着深远影响。
隋朝建立后,朝廷随即着手整顿钱币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统一的隋五铢钱的流通。隋文帝于开皇元年九月宣布废弃北周、北齐的旧钱,开始发行五铢新钱。隋文帝一家同西魏的关系非常密切,他父亲是西魏的大将军,他的岳父是西魏大官,自己是在西魏长大的,因此新铸五铢在新标准的基础上,很大程度是模仿西魏五铢形制的。《隋书·食货志》载:新钱“文曰五铢,而重加其文”,每千钱重四斤二两。新钱直径2.48厘米,穿宽0.8-0.82厘米,郭厚0.14厘米,重3.4-3.5克。
“五铢”字体为小篆,五字交叉两笔直而微曲,横划则贯连轮郭,穿右置一竖划于五字的两交错笔尾相连。铢字金头内倾,朱字边旁上下圆折。铜色略微带红,做工精良,铸造工艺不减永通万国钱,后钱币研究专家称之为“开皇五铢”。为了推行这种钱,朝廷于开皇三年四月,命令各关均用百钱作为样钱,凡是携带铜钱过关入京师的人都要经过检查,只有合乎标准的钱才允许入关,不合乎标准的钱则被没收并集中销毁为铜,改铸新钱,因此,大家又称此钱为“置样五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