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铸币的材质长期以来一直以青铜为主,也有用更廉价的铁或铅作为铸币原料的。到了明代嘉靖年间,炼锌技术有了很大提高。铜锌合金(黄钢)取代青铜成为最重要的造币材料。清朝发行过一种黄铜元,是由铜80%、锌20%的配比铸成的。
秦币多为含铅量很高的铜合金。秦以后青钢币的含钢量大幅度提高。宋代青钢币的合金成分基本稳定在66%、铅26%,锡8%。实际上各朝代为降低铸币成本,往往一是降低钱币重量,二是减少铜材而增加铅、锡含量比重。天启五年(1625年)甚至把铜钱成色减至铜铅各半,有些地方甚至降至铜只占二三成,铅占七八成,掷地便碎,百姓拒绝使用。
古代造币技术工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直范铸造”、“叠范铸造”和“翻砂铸造”。唐以前采用“直范铸造”和“叠范铸造”。隋唐以后为“翻砂铸造”。
直范铸造,为平板范竖式浇铸法。是将要铸造的钱币做成陶土模型,然后烧成硬模。方法是将熔化的金属液体浇铸到陶范里,待冷却后,再打开范模,取出所铸硬币,进行修整,锉掉毛刺,即成成品。锉钱时原先是圆孔不易锉去边上的毛刺。后改为方孔,用方形木棍穿起来,锉时使坯钱不致绕轴旋转(这可能是古人由圆孔钱改为方孔钱的原因吧!),从而方便工作和提高效率。后来有人将这种由仿轮发展而来的圈形钱,引伸出我国圆形方孔钱是天圆地方的概念,以此喻示宇宙的神圣力量,增加了方孔圆钱的神秘感。
叠铸工艺即是将多个铸模叠合起来,组装成套,从共用的浇口杯和直浇道中灌注金属熔液,从而一次可得到多个铸件。叠铸技术的发明和运用提高了铸币效率。叠铸工艺使用了七百多年,后被翻砂工艺所取代。
翻砂铸钱工艺自隋唐开始,代替了叠铸工艺。其工艺主要包括:雕制母钱、模印母钱、翻砂造型、熔炼浇铸、锉钱。翻砂铸钱是古代造币技术的乘大革新。这种用母钱铸钱工艺比叠铸工艺提高了工效,节省了造型空间和材料。对此,明朝宋应星在其名著《天工开物》的“冶铸·钱”卷中有着较为详细地记述。
翻砂造型具有透气性好、金属液流动快的优点,所以此种方法一直沿用到清末,后被机器制币所代替。中国钱币博物馆对古代造币技术有很好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