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赏析】:
【故事出处】:
南北朝时期,由于割据政权林立,战争连年不断,生产遭到巨大破坏,社会经济崩溃,通货恶性膨胀。各个割据政权由于财政困难,社会经济秩序恶化,币制混乱不堪,钱币铸造得也越来越小、越来越薄。有的小如鸡的眼睛,人们称为“鸡目钱”,有些钱薄得如纸,放在水上都不下沉。奸猾之徒有用剪刀剪薄铁片充钱;也有用家畜的皮剪成钱形晒干后冒充钱的;有的甚至把几层纸粘起来染成黑色再剪成钱的形状,混在成串的真钱里去购物。南朝的梁、陈等国所铸小钱,一千个摞起来高不足三寸(合今7.5厘米),八万枚钱尚不满一斛(一斛为五斗,古代的斗很小)。总之,钱币又小又薄,而且时常有非金属材料的假币混迹其中。买一斗米要一万个钱。百姓的财富就在通货膨胀中流进了统治阶级的腰包,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路有饿殍、野有白骨,赤地千里、偶现哀鸿。公元589年,南北朝的最后一个割据政权——陈也被隋朝消灭了,结束了一个黑暗统治的时代。
隋朝统一后,注重币制的改革,废除南北朝以来的一切货币制度,禁用一切伪劣货币,以新铸的隋“五铢”为国家的法定货币。
(更多关于古币故事的文章请参考http://www.airmb.com/guquanyuan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