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新版的百元钞票发行后,再次引发了对于五百或千元人民币发行的猜想。实际上,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货币电子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即使是社会货币流通量巨幅上涨,但对于现金货币的需求量实际却在不断萎缩。无论是经济运行需要,还是民众生活需求,更大面额的钞票,并没有多少需求!
前两天央行开始发行2015版的100元钞票了,只是主体依旧还是第五版的设计,提高了防伪性能,但还是激起了民众的一番兴趣,图新鲜的会跑到银行去兑新币来瞧瞧,有心计的反倒是开始找寻收藏2005版的崭新钞票了,因为这一版的不会再印刷,市面流通量将会进入损耗期。不过,大家最感兴趣的是,为什么央行这么久都不发行更大面额的钞票呢?比如说五百或千元人民币!
因为从1987年增加50元与100元面额的第三套人民币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28年啦!就算是折中一下,以1995年为参照标准,前后20年,大米的零售价涨了差不多有十倍;那时的大学生月生活费在150-200元之间,而如今就算节约的学生一个月2000元也是打不住的;所以,如果仅仅是从社会的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程度来看,100元的最大面额钞票是难以承受的。
可是,主张发行更大面额钞票的人都忽视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这20年中,从世界到中国都为之围绕发展的东西:互联网。互联网对于各国货币政策最根本的影响与促进,就是货币的电子化。这一变化的重大意义,丝毫不亚于当初用纸钞代替金属货币的进步。从本质上而言,它让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的结算中根本性地摆脱了货币本身的物质限制——即使是纸钞,在大金额的交易活动中的携带性与安全性都是令人烦恼的。
按理说,20年前,我们的月工资不超过1000元,所以每月从单位会领取几张“四伟人”再加一些辅币;而20年后比较有能耐的白领都是按十几K、几十K,也就是1万多、2万多的标准领取月薪,但却几乎不再会出现以前每张百元钞票都要仔细透光检验的场景,这并不是说现代人不怕假币,而是因为现在的工资不再是直接发现钞,而是由会计打入到各人的银行卡上了。
再往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开支,比如房贷、车贷这类大宗费用,当然是银行每月按时从你的帐户上划走;水电燃气有线以及通话费都会是各家公司到期自动扣除;有钱的人可以到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开个户,看准了股票或是理财产品,就直接网上转帐投几份,而一旦到期或是有了收益,直接帐户上会显示数字的上涨;比较缺钱的还可以办张信用卡,哪怕自己一时没钱,都可以先行透支消费,只要能确保新一个月的工资能在限定的帐期之内发下来就可以万事大吉。
再到了这一两年,支付宝以及微信支付的出现,几乎可以让大家不必再带钱包上街了,无论是出门买机票车票、还是逛街商场付费,就算是街头的水果摊、菜场里的卖菜阿姨,都会在面前树一块支付二维码的牌牌,生怕你不用,还热情提醒你:支付宝付款,有随机打折的哦!
所以,仅仅是从民众的日常生活使用习惯上来讲,虽然眼下的社会对于货币交易量比20年前上升了不止10倍、20倍。但是真正对于大额现金的使用需求,却是远远下降了:更多地会采取支票、汇票、直接转帐等方式。甚至到了另一极端的小额零钱也开始趋向于更方便的小额手机支付。刚刚的单位有个还未结婚的小朋友,每次晚回家时,总会在门口毕恭毕敬地给老妈的微信发一个8.88元的红包,附言:老妈,辛苦你开一下门!
刚刚还认识一个基层的纪委干部,平时瞎扯时侃出一个极端想法:最好立法禁止1千元以上的现金交易。这样,只要超过1千元,都必须通过任意帐户转帐的方式进行。要知道,再海量的交易数据,在现代云计算与存储的能力这下,都是小菜一碟。这里想行个贿、作下私下交易,一切都将记录得清清楚楚。
联想到新闻中所曝光的各种贪污分子,他们最大的共同特点就是都只专心于现金收贿,并且收了之后也不敢存进银行,往往在家里藏于地板、密室等等之处。上面所说的对于大额现金限制的想法过于幼稚与理想,可以不必理会。但是如果真的发行更大面额的钞票,那只会更加有利于这些贪腐分子对于不义之财的隐匿性。
当然有人会质疑货币电子化之后的安全问题。实际而言,现钞的安全程度远远低于电子货币。现钞一旦丢失、被窃以及发生物理灭失(烧了、烂了或者粉碎了),基本都无法追溯及挽回。而电子货币即使是被盗、被篡改,都存在着极大的可追查、可追溯的可能,一旦成功,都完全有可能可以恢复。
说实在的,如今的现金钞票的作用,几乎就是从前的零钱概念,而更加零碎的,例如论到几角几分的话,又成了电子支付的优势。千元人民币,也就没事发点纪念币收藏收藏玩的作用吧!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