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溪、芹圃,祖籍辽宁,生于南京,从小过着锦衣玉食、富贵风流的生活。他13岁时家庭因罪被抄,昔日的繁盛家族,一夜间“呼啦啦似大厦倾”。年幼的曹雪芹,遂跟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生于繁华,终于沦落”的际遇,使他深刻地体验到人生的悲哀和世道的无情,从而进一步看清了封建贵族阶级腐朽没落的本质和无法挽回的败亡之势。他将毕生的悲剧体验、诗化情感、愤世嫉俗,全部融入到他的如椽巨笔之中,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彪炳中国文学史册的鸿篇巨制《红楼梦》,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诞辰300周年,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9月发行了“曹雪芹诞辰30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该套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刊国名及发行年号;金币背面图案为曹雪芹画像,并刊“曹雪芹诞辰300周年”纪念字样及面额;银币背面图案为坐落在北京西郊香山卧佛寺路正白旗村的曹雪芹纪念馆,辅以《红楼梦》线装图书造型、“曹雪芹诞辰300周年”字样及面额。金币上的曹雪芹,眉骨高耸,目光如炬,牙关紧咬,瘦骨嶙峋。他紧蹙双眉,仿佛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冷峻的面容,显示了一位伟大文学家对人类命运的无尽忧思。唐代诗人李贺有诗句云:“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金币上的曹雪芹,就是以这种“瘦骨铜声”的艺术形象,绽放于纪念币的方寸之间,也铭记于人们的心中。
如果说曹雪芹诞辰300周年纪念金币是“写”人的,那纪念银币的背面图案,就是在娓娓“叙事”了。银币用1/3的版面,以横竖结构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曹雪芹用毕生的心血创作的不朽名作《红楼梦》。横排的,是一摞完整的线装本;竖排的,是古本《红楼梦》封面。这种横竖结构的造型,让人看起来,倒更像是一幢坚实的石屋。“石屋”的后面,是白墙灰瓦、翘角飞檐的曹雪芹纪念馆。纪念馆门前的空地上,一株虬劲的老树,舒枝展叶,拔地而起,与纪念馆内的葱笼苍翠遥相呼应。立体感很强的画面上,弥漫着一种古朴典雅、幽静森然的美学音韵,散发出浓浓的书香气息。“几番成败兴衰,引来笔下幽思,心中血泪;多少悲欢离合,写出人间青史,梦里红楼。”赏币之余,这烙印在南京曹雪芹纪念馆门口的联语,便会陡然涌上心头,让人生发出无尽的感慨。(供稿:河北省金石钱币公司 作者:梁陆涛)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