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和2015年对于中国和南非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两个年份。在这两年中,两国分别举办了国家年活动,向所在国人民传播本国传统文化,介绍本国优势产业,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活动增进了双方的互动和了解,为进一步深化交流及合作提供了契机。其中,2015年是南非中国年,中国在南非的很多大城市开展了形式多样、项目繁多的文化活动,对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增加两国人民的友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纪念南非中国年的成功举办,见证中南两国的友好关系,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11月6日发行了南非中国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币共2枚,包含金币1枚,银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其中的1盎司银币的图案设计新颖,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该币的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刊国名、年号;背面图案为中国大熊猫、南非跳羚,衬以猴面包树、月亮、竹子等造型的组合设计,并刊“南非中国年”中英文字样及面额。
银币的背面图案,呈现出一种由远及近的视觉效果。在遥远的天边,一轮硕大的圆月正徐徐升起,月面在喷砂工艺的处理下,显出稍暗的颜色,恰好作为两棵猴面包树的天然背景。远远看去,一座鼓鼓的小山坡上,两棵粗壮肥硕的猴面包树高高耸立着,展现出奇妙的异域风情。猴面包树的主干粗大,但顶端的枝杈却细密如毛细血管,设计者把这种树的特点描绘得生动传神。山坡和树干均为银白色,特别是整个树身完全置于月亮的阴影里时,显得安宁祥和,甚至让人禁不住浮想联翩。设计者或许是借鉴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月宫桂树的创意,希望用明月来见证两国友谊的经久绵长。
猴面包树生长于非洲地区,是地球上古老而独特的树种之一,在我国也有少量栽种。据说猴面包树浑身都是宝,果实被称为超级水果,叶子也可以吃,种子能炒食。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猴面包树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因此深受非洲人民的喜爱。币面选择它作为辅助元素之一,更多的是表现出南非的特色,它与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竹子相配,以此共同体现南非中国年的文化内涵。
图案的中间是一只羚羊的浮雕造型,准确地说是一只南非跳羚。跳羚身体凸出币面,四肢直立,立体感十足。设计者对它身躯肌肉的处理相当细腻,呈现出它特有的健美身材。此时它正扭头向左平视,头顶的那对羚角略微弯曲,两侧的耳朵齐刷刷地直立着,透出一股精干和警觉的劲头,好似在观察和倾听周围有无异常的情况。
近处则是我国的国宝大熊猫,它的身后是一片茂盛的竹林。竹子挺拔、修长,叶子呈狭长的针形,它也是大熊猫最喜爱的食物。同时,竹子还备受中国古代文人的推崇,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古诗有“宁可食无鱼,不可居无竹”之说。以竹子来装饰画面,既能很自然地与大熊猫产生关联,又与后方的猴面包树相衬,预示着中南两国文化的交相辉映。
大熊猫是整个币面的重心,不仅因为它在视觉上与我们最近,而且它的造型也最为逼真、可爱。图案上,大熊猫圆圆的脸颊,大大的眼圈,半圆形的耳朵,胖嘟嘟的身体,都让人倍感亲切。它正迈着内八字步,缓缓地朝着我们观赏的方向走来,给人一种亲切而温暖的感觉。经过浮雕和喷砂工艺的共同处理,使大熊猫的头部和身躯显得毛茸茸的,让人有伸手去摸一摸的冲动,而它的眼、鼻、耳及四肢经过喷砂的处理,增强了视觉的立体感,仿佛这只活泼可爱的熊猫宝宝就要跃出币面一般。
这枚南非中国年1盎司银币,以猴面包树、竹子和月亮为背景,以跳羚和大熊猫为主体,通过富有创意的设计营造出了一派和谐美好的景象,凸显了南非中国年的纪念主题,它无疑是中南两国友谊长存的最好见证。(供稿:昆山金银珠宝行)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