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茶壶闻名天下,造型多变无穷,品种数以万计,在令人眩目的款式中,石瓢壶一直以质朴无华、典雅端庄而独占一席之地,且从古到今,长盛不衰。
“石瓢”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壶嘴),又有“梁”(壶提)的砂陶之“铫”用来煮茶,这“铫”也即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这可谓早的紫砂“石铫”壶。
从留传于世的石铫壶看,陈曼生、杨彭年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更趋向文人化、艺术化。“曼生石铫”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稳当,壶嘴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畅顺,壶身呈“金字塔”式,观赏端庄。“曼生石铫”与“子沾石铫”相比,虽同为彭年所制,但前者更显饱满而丰润,后者则刚烈而古拙,这可能是因人的个性而在壶的艺术上表现。
那么,紫砂“石铫”何时称“石瓢”呢?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铫”应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后来历代壶艺师制出的石瓢壶,或是极力模仿曼生原作、或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设计,于是便出现了高、矮、瘦、满等各种造型的石瓢壶。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存在。下面就将为大家盘点一下。
一:曼生石瓢
石瓢壶的起源,还得从一个故事说起:据传,陈曼生在就任溧阳知县时,经常微服简从、漫游于市井之间。有一次遇到一个乞丐拿一石器行乞于街角,曼生见那石器造型独特、外观古朴,便将其买下;如获至宝的陈曼生根据那石器的形状加以改进、历经多次修改,最终做成石瓢壶、并在上面题上“不肥而坚 是以永年”的壶茗,流传至今。曼生石瓢讲究的是丰腴饱满,但骨子有要有张力。
二:子冶石瓢
瞿应绍(1780-1849年)字子冶,号月壶,晚号瞿甫,又署老冶、壶公冶父。最善画竹,兰、柳亦工,兼能书法篆刻。民国漱石生《退醒庐笔记》:“邑绅瞿子冶广文,应绍书画,宗南田草衣。道、咸间尤以画竹知名于时。… …更喜以宜兴所制紫砂茶壶,绘竹于上而镌之,奏刀别有手法,为他人所不能望其项背,故当时一壶之值,已需三、四两。逮瞿物故之后,阙值更昂。今偶有此种“瞿壶”,骨董肆皆居为奇货,非十金、数十金不可,而真者尤未必能得。”由此可知,子冶壶素来被收藏家视为珍宝,几不可得。所以后人都以子冶石瓢作为经典款去制作,故为子冶石瓢。子冶石瓢以直坡面为主,冷峻挺拔。
三:石梅石瓢
说明:壶身一面刻梅花图,题款“石楳作”,一面刻诗∶汲甘泉瀹芳茗,孔颜之乐在瓢饮。石楳制。
朱石梅,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浙江绍兴人,又字石楳、石眉、石某。创制砂胎锡壶,善画墨梅、人物、花卉,篆、隶、行、楷,均劲逸有风致,尤精铁笔,竹、石、铜靡不工,并着《壶史》一书。
四:心舟石瓢
何心舟,字石林,生卒不详,浙江绍兴人。清道光同治年间制壶名手,工书法,篆刻。心舟与海上诸画家如任伯年、胡公寿、梅调鼎等多有合作往来,曾与王东石于浙江宁波筑窑烧制砂壶,世称“玉成窑”,作品文化气息极浓,且数量珍罕,历来为爱壶人所珍视。底款常署“曼陀华馆”“石林何氏”,盖钤“心舟”印款。观此瓢制技功力之精湛,更是一洗早期文人壶重趣轻理之嫌,一改石瓢壶的风格,融书画、篆刻与壶艺于一家,用四个字来形容心舟的作品就是:逸、雅、精、罕。
五:东石石瓢
王东石:清同治光绪时人,所作之壶造型别开蹊径,独具一格,常为文人雅士制壶。曾与何心舟合作赴宁波地区烧制砂壶,称浙宁玉成窑,所致选泥材质与宜兴近似而略有不同,出品承陈曼生、瞿子冶之文人壶遗绪,喜在壶身刻铭。因其烧造时间短,产量较少,而为藏家所珍。
六:提梁石瓢
曼生十八式中一款,原壶浑厚拙朴,壶底有三足支撑,给人有一种悬空而稳重之感。提梁较粗,造型很别致,作半圆形,不是取其轻巧,而是取其纯拙,以与壶身相称,整体构思细密。而后人也在曼生提梁石瓢壶的基础,创作出很多精品提梁石瓢。
七:方石瓢
紫砂壶造型一向讲究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同样一款造型通常有多种表现手法,而石瓢壶做为传统光素器,加入方壶的制作理念,同样出彩。
八:满瓢
很多人以为满瓢壶是顾景舟先生的原创作品,实际上有据可查的满瓢壶最早的作品出现在清末民初,陈光明师傅制作的满瓢壶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满瓢壶,而顾老后来改良的满瓢壶更加深入人心。
而与子冶石瓢壶较为明确的三角形,有力度且比较张扬的风格不同的是,满瓢壶弱化了三角形的概念,壶身放低,壶嘴壶把内收蓄力,桥形钮改为圆形,钉足调整为围棋足,整体追求稳重饱满,但也不失力度的视觉感观。
九:筋囊石瓢
筋囊器作为紫砂制作工艺里的一个手法,自然也以石瓢壶为题材而创作。
十:变体石瓢
变体石瓢的种类就比较丰富各异了,有的在传统基础上加以创作,有的则形神俱变,让人叹为观止。